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最感人的婚礼习俗——土家新娘哭嫁

※发布时间:2017-9-9 8:33:0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土家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姊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

  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僻偏的山寨还有此习俗。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

  哭嫁的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她们家住远近,无论风雨阴晴,新娘家均要打轿派人去接。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中间。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劝慰的话语。

  哭到半夜,新娘家里摆上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以感谢九姐妹的相陪。在父母之合,媒约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媒人包办婚姻很普遍,因此新娘常借哭嫁骂媒人,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

  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亲朋好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对于那些坐在度中不哭唱的,新娘认为是瞧不起她而不高兴。

  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都用“哭”这种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生喜典。土家族诗人彭秋潭(清)在竹枝词中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诗中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他把古代渝民歌竹枝与哭嫁作了比较。土家族姑娘出嫁时为什么要哭?

  一是新娘出嫁时离别亲人、朋友,嫁出远门,和亲人难舍难分。土家族哭嫁歌的“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众亲友”等就是如此,其中“别姊妹”最为哀怨。二是土家族姑娘出嫁,哭是衡量姑娘孝顺、能干、聪明的标准。这类哭嫁歌主要在新娘上轿或发亲时哭唱,唱的都是不愿当婆家、不愿进黑牢门等内容。三是新娘对封建买卖婚姻的。哭嫁歌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产物,新娘出嫁时,唱哭嫁歌骂谋人是常见的事,因为媒人是牵线人,是悲剧的制造者。四是新娘对自己未来命运担忧。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婚姻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女儿自主婚姻。姑娘出嫁前,自己连未来丈夫的高矮、品行都不知道,新娘不知婆婆是恶是善,不知富家贫,千种忧虑,万般悲伤,一齐涌出,泪如泉流。我们听到的“梳妆”“哭开脸”、“辞祖”等类哭嫁歌就属这种类型。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先由新娘唱开台歌,然后依次唱或对唱,一首唱完,众人合说:“喜啊”,给予喝彩,胜者糖食果品,败者罚再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祝愿、贺喜、也唱生活小调助兴,其唱腔优美婉转,是优美的抒情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的。

  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喜嫁姑娘要哭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感情,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实在是土家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哭嫁习俗在土家族流传较为广泛。关于哭嫁习俗的起源,中国学术界是众说纷纭。其中,有婚姻说、奴隶买卖婚姻说和封建包办婚姻说等等。无庸置疑,这些观点在不同程度上看到哭嫁习俗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某种婚姻制度的影响,却忽视了形成的哭嫁习俗所凸现的最初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决定这个民族对事物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是民俗的内核。因此,在研究民俗的起源时,必然离不开对民族性格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中所凸现的民族性格,便是民俗的起源。

  土家族的哭嫁歌,被音乐家们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就其起源的问题,将从土家族民族性格以及民俗流变特点来探讨。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其地理生活的影响,这种地理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过程。

  土家族长期生活在今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这里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沟壑纵横,山岭里野兽成群、种类繁多,“持枪入山则兽物必获”,“持勾入河则水族必至盈笥”。这种入山射猎、临渊捕鱼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土家族人的渔猎经济。武陵山区又属带温湿气候,溪河纵横,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家族先民在这里垦山种粮,“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人这种农耕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渔猎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多元复合,使土家地区不依靠而能够生活,加之山区之封闭以及历代者“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使得土家人同联系困难,很少受到影响。土家人在这块封闭而肥沃的土地上自生自长,培育出独特的土家之花善舞的民族性格和男女无别的民族心态。也正是这得天独厚的主客观条件,使得这朵文化之花在很长一段的历史长河里,地散发芬芳,没受到汉族儒文化的濡染。

  原始艺术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时期,土家先民过着群体生活,共同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情绪以及表达劳动获得的喜悦,便发出有节奏的呼喊,这就是土家族民歌的雏形,也就是鲁迅说的“杭育”;土家先民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逐步有所认识,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了向别人传授劳动知识和教育后代,在交流经验时用各种体态动作摹拟捕兽耕种的动作和方法,这些动作就是土家的原始舞蹈。从现今土家族流传的歌舞里仍可找到佐证,前者如“蓐草锣鼓”、“摇橹歌”,后者如演变成祭祀舞蹈的“茅古斯”、“八宝铜铃舞”等。

  经过历史长期的积淀,土家人形成了善歌善舞的民族性格。这种善歌善舞的性格必然注定土家人凡事离不开歌的特性。上山砍柴有“山歌”,下地种地有“蓐草锣鼓”,进田插秧有“插秧歌”。生孩子满月有“讲席”(一种小曲调,由婆家和外婆家的妇女对唱斗智),祝寿时有“太平歌”,即使老人寿终也有“孝歌”。即使现在,土家山寨每年仍有赛歌盛会,唱起歌来,废寝忘食,几天几夜词不重复。上不论碰见任何人,一见对歌人,从早晨可以唱到日落,还热情邀请对方到家里去做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