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春节最常见的5大习俗每一种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个传说!

※发布时间:2020-12-15 6:27:4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到了春节不管男女老少,富人穷人都会不顾途遥远,风尘仆仆地赶回家过年。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最后一晚则叫“除夕”。春节是有很多习俗讲究的,比如: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贴福字等等。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中国人最讲究吃,过年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当然更有讲究,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提到过年,就不能不提饺子,尤其是在北方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年吃饺子,不仅是饺子味道鲜美,还因为饺子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这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于是这种寓意吉祥的饺子就变成了典型的春节食品,而过春节吃饺子也成了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殊方式。

  但除了饺子,还有其它很多年夜饭。比如年糕,年糕是汉族的传统美食,是用黏性大的米或者是米粉蒸制而成的,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另外还有元宵,元宵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熟悉的,南方人都喜欢将元宵作为年夜饭的主食,所以,慢慢地元宵就成为年夜饭的一道美食了。

  除了这些,春节年夜饭中还有很多寓意美好的菜品,比如五福临门、年年有余、三阳开泰、团团圆圆等等。

  放鞭炮,是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方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和璀璨夺目的烟火,让新年的喜庆味十足。

  “鞭炮”起源于“爆竹”,在远古时期,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有一种叫“年”的四脚怪兽都会到危害人畜,这只怪兽凶猛无敌,但是它特别害怕很大的响声。

  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除夕夜在口燃烧竹节,竹节在燃烧中爆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兽”听了这种声音就吓跑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爆竹早已被如今的鞭炮替代了,不论是爆竹还是鞭炮,其代表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辞旧迎新”。

  “福”代表着吉安康,是庆祝新年时最常见的字,不管是春联上的“五福临门”,还是其它单独作为一种年画贴在门上,“福”字都寓意着一种美好和幸福。

  为了消除这场,好心的马皇后发动全城居民都在自上贴一个“福”字;不过有一家人不认识字,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朱元璋知道以后大怒,要求将倒贴福字的那家人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听马上解释道:“那家人知道你今天要去他家,故意把福倒贴的,你到了,不就是福到了吗”,朱元璋听了之后,气立马就消了,免除了那家人的罪。

  贴春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故称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到了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在桃符上亲手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这便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朱元璋时期,才出现“春联”一词;但不管怎么样,春联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苏轼在《守岁诗》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欢哗”,守岁俗名“熬夜”,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意思是在除夕夜晚聊天、打牌、看电视等等彻夜不眠。村欲情史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