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世界——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发布时间:2020-11-9 12:31: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是欣欣向荣的献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世博会。1967年,举国人口约2100万,而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参观人次超过了5000万。这种广泛的参与度,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难以想象的。

  20世纪60年代的,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统计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197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P)平均每年增长4.4%。其发展速度高于美国和英国,略低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西德,名列世界第五位。至60年代末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居世界第三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使的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正朝着福利国家的目标迅速迈进,社会福利制度大幅度完善。1961年开始,实行了免费的全民医疗制度。

  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举办的1967年,全球约有3~5亿人口处于食物缺乏或营养不平衡状态,全世界平均每秒出生两个婴儿。当时农业的复兴,使粮食等农产品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出现了严重剩余,为国际社会提供大量的粮食援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力有令人瞩目的提升。至1976年,受邀参加原六国(法、美、德、日、英、意)首脑会议,成为七国集团之一。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与世界”,笔者认为这个主题表达了谋求人类共同进步的理想,反映了作为当时相对发达国家对全球发展的一种责任意识,也强调了的繁荣正是依托了全球和全人类。与此前的世博会主题相比,“人类与世界”体现了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使的国家形象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人类与世界”的主题下,共衍生了5个副主题:供给者——人类、生产者——人类、探险者——人类、创造者——人类,以及人类与音乐。

  展示人类如何处理农产品的生产,包括获取、运输、处理、包装、进入流通等环节,也表现人类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

  展示各种地球物质的理化性能,表述能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展示人类拥有的丰富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当时世界的先进科技;通过反思失控的历史事件,来引入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憧憬与希冀。

  用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雕刻等形式,来表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将人类的进取到艺术层面。

  对副主题五的展示完全是33个青年组织对蒙特利尔世博会的贡献,其展馆曾被称为“青春馆”或“青年音乐馆”。通过艺术家沙龙、音乐会、原创艺术品展、舞台秀等形式来表达人类对艺术的追求。

  馆的屋顶设计象征水晶和金属矿产的晶体界面,倒锥体建筑名称取自爱斯基摩语“聚集地”(Katimavik),象征对世界各地参观者的欢迎。展馆旁边设立巨型“枫树”,共1500片“枫叶”,每片“枫叶”都是反映人工作和娱乐的彩色照片。

  美国馆白天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夜晚则通体灯火通明。在美国馆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仿月球展品,一个高达123英尺的升降梯载着参观者掠过模拟的月球奇境。而大约两年以后,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实施,宇航员巴兹·艾德林登上月球为人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也将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中的“虚拟登月”变成了现实。

  苏联展馆的玻璃幕墙、巨型凸起的屋顶,使其充满现代气息,是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最有人气的展馆。苏联馆向游客展示了一个振奋的历史时刻: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7分,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首次成功进入太空,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降落在苏联境内。苏联馆还展示了航天器模型、舱设施等。游客在苏联馆能亲眼目睹人类“梦”的实现。由此,加加林也成了蒙特利尔世博会上的传奇英雄,遗憾的是,他在蒙特利尔世博会后的第二年就不幸坠机罹难。

  英国馆展示了英国人一天的生活,为参观者带来了甲克虫乐队的演出,表现了英国现代文化、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和英国人特有的幽默。

  蒙特利尔世博会上的La Ronde游乐场,拥有当时最时尚的娱乐设施,世博会期间共计接待游客2250万。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世博会游客光顾了La Ronde游乐场。世博会期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马戏团到游乐场表演,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还有自建的23个大型水族馆和1个水鸟馆,丰富多彩的动物表演和杂技项目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蒙特利尔世博会是群星闪烁的世博会,众多明星光临世博园区为参观者演出,如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电影明星劳伦斯·奥利维尔和玛莲·德烈奇、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手马里斯-西瓦勒、芭蕾舞艺术家莫里斯·贝嘉和玛哥芳婷、舞蹈家纽瑞耶夫。明星的使成千上万的“追星族”如痴如醉,也为世博会增添了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