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后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蒙特利尔?

※发布时间:2019-11-12 14:35:2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梦见吃饺子三年前拿到大信封,有过高兴有过挣扎,高兴在于这么多年也算有个结果,挣扎在于要放弃国内便利舒适的生活,去陌生的土地接受“”,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是命运的挑战还是馈赠。不管怎样,短登一次,去看看总是必要的。

  15年10月初,我们一家人带着新奇和兴奋登上了前往的航班,开始了为期20天左右的首次登陆。

  因为时间短,急脾气的我提前做了不少关于和蒙特利尔的信息收集,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房产方面。期待在20多天的时间里能尽可能多的了解以便定活地点。

  我想对方大概是在问我家里几口人的时候看出来这是一个国际航班没睡觉的可怜人,因为我认真地回头数了一下:五口。

  在接待我们的安家公司地址在列治文市,为了不给人添太多麻烦,我们选择了一家距离不远的酒店。

  入住后才知道,对面是大赌场,而天车的轨道就在酒店背后,步行周围只有一家dolla店,卖着一些不熟悉,包装简陋,无从判断好坏的品牌和用途令人费解的品种。

  痛苦的时差和两小时的睡眠之后,迎来的是凌晨三点全家爬起来数星星和高速上黑车多还是白车多的比赛。

  安家公司的Tina准时来接了我们,是个非常热心的人,一跟我们介绍当地的种种。比如,上某区的房子 ,联排大概价位多少,屋又价值几何。

  当时温西房屋的价格,因为公校资源和学区好的关系,已经暴涨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核心是根据申请的学校来确定住所。

  在他们尽心的安排下,我们在短短的几天当中看了不少西温和南素里白石的房子。南素里的房大多整洁可爱,房龄不长,规划合理。

  一线海景的西温则是完全不同的氛围,大家随意感受一下。在西温,越往山顶房子占地越大,建筑越壕,房价越惊人。

  我们看房那几天运气非常好,多雨的一直艳阳高照。在公司教育专员黄老师详尽分析各区私校的情况之后,我们有些沮丧。

  华人从来都重视教育,而在大量华人聚集且多年经营的情况下,想挤进一所好私校,困难非常之大。要么孩子能力非常突出,要么家长财力非常突出,而我们家最突出的,大概是腰间盘......

  首先,离国内近。上海或出发10小时的航班,比起蒙特利尔单航次13个小时,心理感受度远不止3小时(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其次,完美的中餐。那次行程,号称到哪都要享受当地料理的本人终于在一周后自行打脸,开车在列治文市的街上随便找了一家挂牌川菜的馆子,好像叫老四川,结果惊为天人,叼嘴的娃儿们每人三碗白饭,再三阻拦之下才不至于舔盘子。

  还有,的气候虽然多雨,但几乎没有极寒天气。室内的暖气会让南方人会发现的冬天远比江南舒适。

  蒙特利尔建城三百七十多年,出了机场我们明显感觉基建设施比老旧不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预定的是downtown的酒店。

  有时候人跟城市之间的跟情侣一样,第一眼就注定了。巴黎就以这样的方式猝不及防地击中了我们。

  都还来不及在城里逛吃逛吃,第二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参观了两所westmount的英语私立学校和一所南岸的私校。

  是面积最大的省,也是唯一一个以法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地区。由于受到英法文化交融的影响,该省的学制与加国其他省份的设置不同,大致分为法语学校和英语学校,当中有私立和公立学校。

  出于对法语的,移民身份可以就读法语公,私校和英语私校,而英语公校则是有条件录入,一般理解为移民孩子不能读。当然,就咱们华人重视教育这一点来看,能读也可能不会选择。因为法语教育受资助多,在本地更强势,英语公校整体实力偏弱。

  孩子们从五岁开始分别接受学前班、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教育。小学期间细分为一二年级为阶段一、三四年级为阶段二、五六年级为阶段三。中学的教育为五年,是7~11年级。学生年龄在12到17岁之间。中学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7~8年级,二是9~11年级。完成11年级的学生将获得颁发的初级教育证书。

  申请CÉGEP(也就是collage)就读两年,然后申请大学(CÉGEP的学分可以转入大学,所以基本上三年可以大学毕业)。

  我们运气好,当时华人移民没有大量选择蒙城,而英语私校因为学费大大高于法私,选择就读的家庭相对少一些。

  在Westmount参观学校的时候,我们意外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情调的社区,上网一查才知道这里居然是最贵的三个富人区之一。

  山下也不差,这样的联排也足以让我舔屏。对于这样外挂石材的建筑,有抵抗力的举个爪! 反正我完全木有.....

  大家应该猜得出来,我们最终因为运气的,在意外被蒙特利尔最好的英语私校之一录取的前提下,果断地选择了在一年后落地蒙特利尔。

  比如,女儿的学校(女校)强调双语都作为母语的教学特色,儿子的学校则在K—G3都是75%的法语比重。

  而法语的系统学习之后,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则是手到擒来。因为语法规则根本没法比较,不是一个量级。花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多一两个可以发动的技能呢。掐指一算投入产出比,值!

  其实有想法的三宝妈早在出发前就仔细了解过当地的French Immersion的课程,而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参与者众,很难申请成功。原来其他地区的私校对于法语的学习也常看重的。

  如此看来,命运的安排也好,自主的选择也罢,我们都在蒙特利尔稳扎稳打了三年,也因为没有选择而逃过了接盘侠的命运(15%买家税政策导致房价暴跌)。

  从申请移民到拿到大信封整整5年。谁能想到在这5年中,风口上的中国在基建,科技,通讯很多方面的蓬勃发展已经碾压很多发达国家。人文和教育也许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