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四川汉族民歌

※发布时间:2018-9-28 6:02:0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地处祖国西南,文化悠久、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绚丽多采。质朴动人的四川汉族民歌也早为人们所熟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著名诗句:“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便是对当时流行于川东奉节一带的七言四句体“竹枝”山歌的生动描绘。这些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斗争生活的民歌,千百年来闪耀着人民文化的灿烂,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汉族民歌别具特色的地方风格的形成,与四川的地理、方言语音、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分不开。加上与毗连省区及省内聚居的藏、彝、羌、苗、回、满等兄弟民族在音乐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更使四川汉族民歌显得姹紫嫣红,琳琅满目。

  四川汉族传统劳动非常丰富。按不同工种,又可分为搬运、工程、作坊、船工和农事等五类。如自贡地区的《扛运哨子》、《盐场》、涪陵的《榨菜》等。四川水力资源丰富,因此“船工”是四川劳动中最具特色、最丰富之一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川江》、《嘉陵江》,也是我国水运中的著名曲目。

  四川山歌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山歌”极富有山野特色。它的音调高亢、燎亮、激越、奔放,音域宽,节奏极为而富于变化。肖涵结婚代表曲目如《槐花几时开》。“平腔山歌”结构和节奏都比较规整,旋律比较优美。这类山歌极为普遍。《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平腔山歌的代表之一。

  从四川汉族小调的形态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城市小调,一种是农村小调。城市小调主要表现“里巷生活”,如《闹五更》、《卖花生》、《筝》等等。农村小调的风格农村小调的风格朴实,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为主。它的音乐多取材于当地的“山歌”、“风俗歌,经长期演化而成。比如宜宾小调《绣荷包》,它和当地的山歌音调有密切的联系。

  四川汉族小调和人民斗争的联系十分紧密。如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在川北红军根据地流传的民歌《百姓江山万年长》和流传全国的南坪民歌《盼红军》,都是根据当地的民间小调《十把扇儿调》及《采花调》填的新词,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四川汉族风俗歌,系指专用于传统风俗仪式、节日中演唱的民间歌曲。比较普遍的如婚、丧仪式中唱的“婚嫁歌”和“丧歌”,五月端阳划龙船时唱的“龙船歌”,春节贺年、闹元宵时唱的“灯调”等。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