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盖北镇小2017民族团结活动

※发布时间:2018-6-5 22:57:5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周末遇到晴天,盖北镇小六(8)班的曲木木乃就会喊妈妈把自己和姐姐的彝族服饰拿出来晾一晾。自从姐弟俩的这两套服饰在今年学校“六一”节的民族服装秀上大放异彩后,曲木木乃就珍惜得不得了。“我们一般会在火把节和新年时穿。”曲木木乃今年读六年级,个头已蹿得很高,多年前老家小姨为他们制作的这两套彝族服饰也已经显小,不过,当听说其他低年级的彝族小伙伴想去登台走秀,就毫不犹豫地借了出去。

  记者了解到,在盖北镇小,像曲木木乃这样的彝族孩子有34个,另外还有包括白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涉及全国23个省、市。“民族与民族之间各有差异,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民族团结尤为重要。”校长王文标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从去年开始号召全校师生献计献策,经由梳理整合,在今年正式推出了民族团结系列活动。

  “这就是土家族的吊脚楼,一半在土里,一半在水里,很特别吧?我家的房子就是这样的。”五(4)班的毛德泷和汪颐都是土家族人,每天经过教室外的大幅土家族展示图,都会自豪地向身边的同学介绍,如果时间够宽裕,他们还会从建筑,一直说到服饰、节日、风俗习惯等,俨然成了土家族的小小代言人。

  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五十六个民族大地图,“民族服饰上墙绘”“一月一期民族报”,组织观看《刘三姐》《五朵金花》《阿凡提》等优秀影片,邀请少数民族代表进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校师生进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同时,学校也意识到,民族团结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外交往活动,让孩子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为此,学校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了“六个一”活动,来推动加深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其中提倡一二三年级的孩子“玩一个民族游戏、唱一首民族歌曲、写(画)一幅民族团结的书画”;号召四五六年级的孩子“玩一个民族游戏、讲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写一篇民族团结作文”等活动。

  “在我们老家,每年四五月,小伙伴之间还有滚铁环比赛,我还得过第二名呢。”苗族孩子袁建祥特意找出了家中已经生锈的铁环,爸爸也专门买来砂纸为他磨掉铁锈,方便拿到学校和同学一起玩耍。另外,像竹竿舞、踩高跷等民族游戏经过一定改良后,现在也成了同学间十分流行的共通游戏。而同是苗族的杨书贝,每次回老家,则会带上心爱的青笛,穿上精致的苗族服饰,在亲人和小伙伴间吹奏表演新学的曲子,也介绍上虞的青瓷文化。

  让四(3)班班主任陶慧颇感欣慰的是,今年下半年来插班的壮族孩子杨仁璨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同学打成了一片。原来,杨仁璨最初与同学的交流很少,下了课就安静地坐着看课外书。为了让他尽快融入班级,陶慧交给他一个工作,管理班级图书角。孩子做得很认真也很开心,一来二去,与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民族团结教育,是德育教育,更是爱国情感的培养。今年借助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往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内涵,拓展活动范围,让民族团结观念深入。”王文标如是说。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