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当医学与人文相遇

※发布时间:2020-10-30 8:12:5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3月1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与文学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日,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医学与文学高峰论坛召开。3月29日,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正式揭牌。行业协会和高校对医学人文领域的密切关注预示着我国医学人文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将迎来新契机。

  长期以来,医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学科方向遵循着严格的循证方法,但我们似乎遗忘了医学的对象不是客观的自然世界,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生命。医学与人文,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学科,在对“人”的价值的共同追求中找到了交汇点。这是医学本应有的,也是未来医学人文教育为之努力的方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关于医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随即成为热点,我国医学人文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现了热潮,一些医学院校陆续开始了医学人文领域的教学,医学人文领域的著作也相继问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的生物医学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却在降低、医患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声音。驻足当下,我们不禁要重新思考医学与人文的关系,也重新思考医学的“目的和价值”。

  《中国科学报》:医学人文教育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医学和人文,从医学人文教育的视角看,医学和人文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苏振兴:在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学术史上有过两种观点。一是医学与人文相互轻蔑。有些医学研究者认为,抒情性是文学产品的普遍属性,文学产品总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具有情感表现的性质;有些人文研究者认为,医学是一种形而下的学问,是一种以具体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不是的理想创造。二是把医学与人文对立起来。有些人认为医学是的、文学是感情的,医学是客观的、文学是主观的,医学是应用的、文学是游戏的,医学是现实的、文学是理想的。

  现在这两种观点已经普遍不被学术界认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往往对科学技术寄托了太多希望,因而很容易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的时代。医学与人文对应于不同的需求层次。医学是满足人的和生理需要的学问;而人文是满足人们和心理需求的学科,其表达的是人的方向性、目的性关怀,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目前学者们大都赞同医学与人文应该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初向阳:医学与人文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专业,二者间的性质也相去甚远。医学研究病人的病理、属理科范畴,人文表达思想和情感、属文科范畴。医学要客观、冷静、准确;而人文主观、感性又模糊。医学是真实的客观世界,人文是放大的想象世界。尽管如此,二者间仍有一个最强联结医学和人文都关乎于人,医学关乎人的身体,人文关乎人的情感。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我们把人的身体和情感完全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现在的医学人文教育希望把人的身体和情感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医生的工作是治病,但更重要的是救人。我们要关注病也要重视人,现在我们重新强调医学与人文的联结,重新重视医学中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强调作为一名医生,还要有哲学的、文学的情感、音乐的梦幻、诗歌的浪漫、字画的神韵、摄影的意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白衣”。

  《中国科学报》:如果说医学与人文最终都归于对“人”的价值的追求,那么医学与人文、特别是文学的融合意味着什么?

  赵美娟:医学与文学的融合实际上是两种角度、两种思维方式的融合,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弥补医学在诊疗模式上现行、通行的结构与功能上的欠缺,是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矫正对策。

  当下,我们谈医学与文学的目标不在文学,而在医学。我们反思到医学现行模式存在一些缺陷。由于现行医疗和人才培养体制单一化的学科划分,使得医学在专业性增强的同时,也受到了专业性的。专业性的副作用表现为:我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出现了片面性,比如说工具至上、至上,工具、大于一切。形象点儿说就是标准化、数据化、SCI化、量化、一刀切,其背后的就是单一的工具。

  长期被这种学科划分培养出来的人,已经不自觉地产生了片面的工具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看病就像做数学题,逻辑上合理的,未必现实中说得通。患者作为人,有其不确定性、多变性,同时其还受到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的关联。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用单纯的逻辑思维、科学是无法完整了解一个人的。加之现行临床诊疗指南标准不一、参差不齐,所以在看病落地的终端就有可能发生纠纷。

  正因如此,我们说医学走到了应该反思和调整的时候,而调整的方向就是医学与文学的融合。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还原医学的目的。我们看病是看人,所以,“怎样理解人”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在人学而不是单纯科学的前提下,来对现有医学模式进行一定的矫正。

  医学与文学的融合意味着,如何用文学的思维、文学的语言矫正科学的片面性。比如在科学思维当中,只有概念、推理、论证、试验才是真正的科学语言和科学方法,不遵循这种范式就不科学、不严谨。但在看病时,患者对于其病痛感的描述和叙述,虽不是科学语言,却是真实感受。

  医学与文学融合的最终源头,以及它的意义所在,还是追问医学的本质和目的。医学的目的是看好病、了解人,人的健康。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对医学的综合性、性和人的复杂性、生成性之间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不是否定科学,只是进一步促进医学在“人学”尺度上进一步扩展,牢记和不忘医学的初心。

  第一,文学与医学融合的内容存在一些。许多文学作品的作者在医学知识方面有欠缺,导致虚构的故事中有不少内容与医学知识相悖。

  比如,名著《哈姆雷特》中,国王的弟弟用水银灌入国王耳中将其毒死,但是水银不会穿入外耳道进入人体内使人中毒的。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常提到的“以茶解酒”也是不科学的。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对药品不科学描述,如金庸笔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毒药,都是作者根据文学情节需要创作出来的,现实中并不存在。

  第二,医学研究者片面强调医学本身的科学性,人文、疏离文学的现象导致医学教育中的片面化。现在一些高校采取了很多积极做法,但这些并不能说明医学人文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医学院校设置医学人文课程的难度相当大,尤其是文学类课程在人文教育类课程中的比例都很小,即使有一些高校开设的课程比较多,但很多也都存在课程设置不规范,课程间缺乏整体联系等问题。

  第三,实施医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机制不健全,发展途径不明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管理者的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医学类高校人文学科专业队伍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学科平台,学科门类归属不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医学类本科院校中,设置人文学科硕士点的有20所,拥有博士点的有8所。学位点开设的方向较繁杂,所归属的一级学科也较混乱。在各医学类院校中,每年制定的工作计划中,几乎很难找到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划。

  目前医学类院校人文学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医学专业教师也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科研和教学上,导致自身人文素养缺失。另外,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水平也有待提高。

  赵美娟:在理解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上,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不应该是1+1=2,而是1+12,前者是机械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后者是复杂系统论的思维方式。人不是物,机械还原论不适合人。

  其次是切忌极端思维,我们要强调科学,同时要防止科学的负面作用。同样的,我们要强调人文,也要认识到人文的局限性。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人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在医学和人文的相互融合时,我们要特别过度专业化,无论是倒向科学一边,还是倒向人文一边。任何一方的过度强调都会出现和风险。

  苏振兴: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一个从到技术的庞大工程,只有真正适应医学与人文特殊性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困境,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医学与人文关系的认识。在当前医学与人文关系被忽视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和医疗服务机构必须深入研究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创医学人文教育的新局面。

  第二,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文学素养。高校和医院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阅读国学经典,人文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第三,加强医学教育,提高人文工作者的医学知识水平。有些医学工作者虽然具有一定文学功底,但并不够厚实,也不懂得如何将其融入医学中。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带有“戏说”医学的色彩。我认为,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不能远离医学的科学性而尽情发挥,文学家从事与医学相关的文学创作时,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或请教医学工作者,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偏离科学的内容。

  第四,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加大人文教育内容比例。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类课程。同时注重在专业课程和医疗过程中进行人文渗透,按照现在各高校进行课程的总体要求,制定一定比例的人文课程。医生要加强人文熏陶,有意识地将人文价值融入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还要营造浓郁的人文,让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活动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医学人文教育是一个整体工程,首先要建立规范的人文教育领导、管理和工作机构,设置的医学人文学院。目前,相关名称各院校叫法不一,我认为名称不规范无助于提升医学人文学科的地位,也特别呼吁要规范全国医药类高校人文教育学院的规范名称,统一名称为“医学人文学院”。

  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构建医学人文评价体系,确立医学生人文评价指标,加大人文教育评价的比重,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当今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借鉴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个充满希望和前途的领域,必将为医学与人文的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如何使二者融合起来将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对于二者的融合当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其自身的特点入手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解决,对医学与人文工作者而言,都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持有这种积极态度,才能适应医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要求。

  《中国科学报》:谈到医学与人文融合在医疗实践中的落地,肯定不能跳开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是一个什么概念?

  郭莉萍:近几年来,“叙事医学”的概念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熟知。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国内医学界普遍意识到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同时,国内亟须改善的医患关系也敦促相关者找到破解困局的方式。被寄予厚望的医学人文需要在医学实践中落地,不少人意识到,这应该借助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叙事医学”一词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丽塔卡伦于2000年正式提出,其定义为“由具有叙事能力的临床工作者所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又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叙事医学的来源包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文学与医学”和“患者为中心的医疗”。

  除此之外,叙事医学也从新近兴起的概念(如“关系医学”和医患共同决策)中吸取了养分。其核心思想认为,临床工作一方面是人与病的关系,但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代表健康人的医生与脆弱、处境中的患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关系医学和医患共同决策都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即能够与他们共情。

  在医生的成长过程中,责任、利他、尊重、关心等正向价值观的教育比较普遍,但几乎没有关于情感(特别是负面情感)的教育和讨论。痛苦、、恐惧、困惑、沮丧、内疚、无助、不被认可等负面情感很少被谈及,也几乎没有途径宣泄。患者和医生都会经历这些负面情绪,医生需要认识这些负面情感对治疗和医患关系的消极影响,也要认识它们对自己的有害影响,因为负面情感的累积会导致职业倦怠。

  叙事医学关注的焦点恰恰就是人,特别是人的情感,是在技术中心主义、主义和主义的医学中,关注人的情感的医学实践。叙事医学鼓励讲述和书写“疾病的故事”,因为“叙事”即为“故事”。

  一方面,医生通过倾听患者的疾病故事可以了解他们患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全方位地了解患者,并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实现与患者共情。另一方面,医患双方都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为自己的负面情感找到出口“在把经历建构成故事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意义”。这个“意义”对深处其中的医患双方都是重要的,负面的情感得以被宣泄、认识之后,讲者或书写者就可以找到其中的意义,从而可以超越这些情感,开始新的一页。

  初向阳:叙事医学是由具有叙事能力的医生所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的能力。我们要倾听病人的叙事,想象病人的境遇,理解病人的痛苦,反思自己的工作,这都是叙事医学的要素。

  临床工作确实非常忙碌,想在每一个病人身上实践叙事医学以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是不现实的。但至少在认真为病人着想、解决病人的痛苦方面,我认为叙事医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真正的医学要求什么?就是一切为病人着想,孙思邈《大医精诚论》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何洁门照艳全集

  《中国科学报》: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医学人文教育所能发挥最大作用的群体。人文学科(如文学)能教给医学生什么?

  郭莉萍:一个好医生最基本的特点是能够模糊性,能够在数据不完整或有多种解释的情况下,作出最恰当的结论,而这些正是文学训练可以提供的。文学可以教医学生在最完全的程度上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医学生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这是文学与医学教学的审美径。

  文学与医学教学的另一条径是伦理径。哈佛医学院一位教授认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伦理反思的机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进入美国医学院课程以后,有很多论述来阐释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医学生教文学,基本上都是归纳为这几类,文学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共情、伦理决策能力、想象力、沟通技巧、疾病体验、反思。这是我们认为医学院需要文学作品的原因。

  初向阳:在英国,医学博士需要完成文学硕士课程;在美国,医学生一到四年级在课程非常紧的情况下都有文学课程。医学生通过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想象力、分析能力、性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理解病人的感受,学习文学技巧,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文学有很多的想象,这样对医学生理解病人,增加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矛盾也常好的。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