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韦伯发明了人文学科的危机

※发布时间:2020-9-4 4:39:2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马克斯韦伯了百年前的大流感,于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去世。是韦伯展现出了现代学科化的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什么、不能提供什么,但同时,他也是人文学科“悲剧性的紧张的气质”的:他发明了人文学科的危机,而他自己就是危机的人格化。

  1917年夏,慕尼黑的一群大学生邀请马克斯韦伯就“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做了一系列,并发表了关于学术研究者工作的。韦伯时年53岁,在过去的十年中,他都未曾从事学术工作。起初,他的事业前途一片,但在1899年他经历了一场崩溃,随后放弃了在海德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职位。在妻子玛丽安娜遗产的支持下,韦伯数年奔走于诊所之间,接受治疗、寻求救助。他仍继续写作,写作主题都是他终生所关切的问题,例如教的社会效应;他为学术供稿,同时为和期刊撰写新闻。在1917年,他最新近的主要著作仍是《伦理与资本主义》,这本著作最初是在1904年和1905年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的。

  尽管如此,不难理解为何慕尼黑的学生们会被韦伯所吸引。这些学生是学生联盟(Free Student Alliance)的,这一组织致力于捍卫研究型大学的崇高理想——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追求教育或德育,追求学术,追求善的化。在他们看来,那时,由于学科专业化、国家干预、工业资本主义以及战争的影响,这些理想岌岌可危。作为一名多年来笔耕不辍的“局内的局外人”,韦伯以博学和对理想大学的有力捍卫而闻名。

  譬如,在1908年,韦伯同极富的、掌管普鲁士高等教育的大臣弗里德里希阿尔索夫进行。引发争议的事件是任命经济学家德维希伯恩哈德为大学的全职教授。文化与教育部长期以来对一切教职任命拥有最终权威,但是通常在正式任命前,应同全体教职密切沟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而,如韦伯所见,在这次任命中,阿尔索夫以对国家有利为名直接正式任命了他所偏好的候选人。

  无论是出于还是机会主义,许多学者都选择支持阿尔索夫的任命。但是韦伯认为,这对高校而言将会是灾难性的,会阻碍“真正的学术品格的发展”。他不无地,或许大学在的控制下会更好些,至少追求的是和以外的东西。

  战争岁月验证了韦伯的担忧。像许多知识一样,韦伯庆祝战争的爆发。然而在1917年夏天,他就得出结论认为战争本质上已经失败了。在他看来,的失败是由人不能思考所造成的。无论是隶属于庞大的国家官僚机构中的权威专家,还是文化精英中的文学美学家,都不能够从智力层面或创造性层面,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把捉,而的大学正是促成这种情况的之一。享誉世界的高校所培养出的学者、思想家和官僚,他们都应当因其对国家及其制度的无反思的服从而受到,在韦伯看来,正是这种服从直接导致了国家当下所面临的这场灾难。

  1917年11月7日,在慕尼黑的一家小剧场里,当韦伯站上演向观众——大部分是学生——致辞时,想必所有这些问题都萦绕在他的心头。面对着渺茫的前途,学生们一定也在思考着战争。正在遭受严重的粮食短缺,因此尽管并不一定会战败,休战却是最好的结果。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已在战场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应当如何思考学者的志业呢?大学附属学生组织的之一,瓦尔特本雅明曾大学生的志业是成为关于知识、关于大学,最终关于“人类”的“转变的创造者”。这是一个激进的口号,并且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筑师威廉洪堡在一百多年前所提出的伟大目标遥相呼应。那时,洪堡将大学描述为是民族“文化”的“顶峰”。

  然而,令听众们讶异的是,在中,韦伯并没有从理想谈起。相反,他探讨了学术生活与事业中所面临的实践挑战与责任。大学着结构性问题:糟糕的教学,工作场所的歧视,对劳动力的剥削,的任命程序,以及对学者这一职业更为专业化、商业化的理解。

  韦伯所谈论的这些问题,他的听众显然都十分清楚。然而,关于如何变革工作,韦伯并没有提供任何,也并未寄希望于大学机构的转变。至于专业化,他则将其视为学术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韦伯甚至不惜以传统德育为代价,来强调专业化在学术生活中的价值。他进一步说到,相比较那些用过时的理想主义去质疑当下的人而言,专业化对学术来说并不构成。

  战前,韦伯曾为将学术同国家紧密联系的保守派感到忧虑,而当下,的和社会秩序摇摇欲坠,韦伯同样担心教授冒充先知,试图在课堂上塑造学生们的心灵。那些试图在上空洞意义的教授,在热情的年轻一代中收获了热切的听众。那些教授打着迷失、未来、和谐与完整等概念的旗号,要求拒斥学科界限,拒斥思想碎片化。这样一来,他们就削弱了自身的权威性以及大学的性。这是自不量力的行为。这些教授所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并且有可能从未存在过。专业化的知识在过去半个世纪迅速地扩张。在不同领域中有太多的学科视角、太多相互冲突的观念、太多的多元主义了,对于任何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学者而言,要将其全部进行综合都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韦伯是要宣布洪堡式的大学的——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层面的意识——已经行不通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在《学者的工作》——通常称为《以学术为业》(1919年首次出版)中,韦伯主张,如果要承担起引导那些有志于学术之人的责任,就必须要承认,大学除了有限的指导外,不应提供更多的东西。大学也不应提供现成的世界观。大学旨在用式的方式去追求知识,以期推动学术发展、使学生获得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如果不仅提供知识和理解,还提供和“理想”,那他们就“超越了学术界限”。学者应当设限。否则他们的行动就违反了职业伦理,削弱了学术的性,还会阻碍学生发展最高层次的智力和能力所需要的空间。

  这种教育能够在现代大学中维持学者的志业。但矛盾的是,为了这种教育,就必须要一种禁欲主义。韦伯将之称为“价值”(Wertfreiheit),或“价值中立”。这一术语招致了更多。自韦伯的时代起,就有人他在认识论上是一个天真的主义者。韦伯本人也不止一次地嘲笑这一概念,即所谓的学者能够简单地“让事实发声”或达到完全的客观。学术需要特定的理想、价值和品德。事实上,韦伯认为学术所需的重要价值,类似于今日的教育者们所提倡的价值:包容性,学术诚信,勇气,对思想和价值多元主义的原则性承诺。教育的者们将这些价值视作学术训练的平衡。而对韦伯来说,学术训练应当包括对这些价值的传授,它们既是学术价值又是价值。

  韦伯认为大学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成熟、反思的主体,使他们具有“清晰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学不应回避价值,而应当引导学生们有意识地去反思他们视为己有的那些价值;大学应当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的主张和价值,理解这些主张和价值将会同他人的价值产生怎样的冲突,理解按照自己的价值行事将会产生怎样的具体的社会后果。

  为了让这种教学以学术的方式展开,学生和大学教授都需要“价值”,这一概念通常被为价值中立。然而,按照韦伯的理解,价值对于一个人为自己的、认同与价值承担责任来说是必要的。无论是专业化的学术,还是现代专业化的大学,都不能为个人的最高理想和热爱提供基础或支撑。对韦伯来说,学生必须弄清楚自己愿意为怎样的理想奉献,找寻自己的所在。对学术职业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是选择学术为职业并接受其理想与价值,这也不能仅靠学术研究来证明。必须要有。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对禁欲主义、以经验为基础的学术以及价值多元主义的接纳,立刻遭到了。不过,近年来非议更多的是韦伯对祛金木水火土查询表魅的解释,他将祛魅(de-magicking, Entzauberung)置于宏大叙事的中心。在关于文化中的、各种魔法、神秘学或教的持久性的学术讨论中,宏大叙事成为了一个十分流行的陪衬。换言之,在确定渴望或声称与灵魂沟通的人始终存在的过程中,学者们常常声称,他们对韦伯和他的《以学术为业》中的主导的全面叙事感到不安。

  但是韦伯并不认为祛魅仅仅是化的另一种称呼。在《伦理与资本主义》中,他指出,16世纪极度虔诚的加尔文主义者通过否认圣事的神力,同样促进了对世界的祛魅。如此,人文学科,例如语言学,同自然和物理科学一样,都是祛魅的中介,它们使得文学和自然从特定的神秘性中出来,并削弱了世界对自身的,从而于任何人类活动,“一切作为意义而存在的事物!”

  人们经常忽略的是,正是在《以学术为业》这一中,韦伯发展出了他对祛魅最宽泛的解释。他还讨论了对复魅、超越和乌托邦的渴望——无论在大学内外。正像韦伯所理解的那样,祛魅的中介,例如学科、基于高校的学术,创造出了对复魅的渴望,并导向了对“正确经验”的狂热追捧,尤其是在文化精英和知识中——这些人即使不为之狂热,也更容易完全陷入的现代化体系当中。

  在投身于人文学科的人中间,更常见对复魅的渴望。思想家和学者直至最近才开始用人文学科为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作补充。在1930年,哲学家埃里克沃尔克对过去十年来韦伯的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反思,并将韦伯描述为“现代人文学科危机的典型”。沃尔克并不是说,韦伯对大学中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研究中矛盾的分析具有典型性,而是说韦伯本人就是“典型”:他是危机的人格化。

  韦伯展现出了现代学科化的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什么,是人文学科“悲剧性的紧张的气质”的。他将学科化、专业化、禁欲式的思考转变为人们在今日如何过学术生活、如何投身于学术工作的范例。他体现了人文学科危机中的矛盾:即人文学科作为方法和构成,作为知识和气质,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对于许多韦伯的同时代人而言,韦伯对学术目的的这种狭隘的、极为局限的设想,正是问题所在,并且也不足以应对危机。

  与许多同时代者不同,无论世界怎样被祛魅或化,韦伯都不相信世界是缺乏意义的。真正的问题不是缺乏意义,而是意义过剩。他将称之为“价值多神论”,即不同价值和价值命令的大量繁殖和日趋相似。像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所指出的那样,韦伯要求读者向现代生活中的困难,避免那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的虚假的解决途径:教授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扮演或其他方面的先知,从而削弱了大学的力量。事实上,韦伯致力于推动许多人文学者视为自己志业的祛魅,这表明这些人文学者缺乏思想上的成熟与刚毅,而不少人都对此进行了反击。

  不过,韦伯还提供了一种对学术的愿景,即将学术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深刻的生活方式。他寻求融合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的伦理完整性和合。韦伯时常告诉他的读者,如果没有对学术发自肺腑的(这种单靠学术本身是解释不清的),那么年轻人使自己于大学荒诞可怖的劳动条件当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鉴于薪酬微薄、任用程序,学术和知识工作必须产生“”,因为只有无法彻底化的对终极理想的才能使志业具有意义。学术或许是祛魅的中介,并且复魅或许会到学术,但是学术同样需要迷恋,需要一种解释不清的“”。

  韦伯强调需要理想,也强调对世界做出经验性的评估——对现实的内在和坦率解释。他将源于教的术语应用到现代,这一术语既出现在《以学术为业》的题目中,也出现在韦伯在慕尼黑系列的第二讲《以为业》中:志业(Beruf),通常还被译为、职业或工作等。在这样一个时代下,那些发出真正的(true calling)的神或是隐匿或是淹没于现代性的结构之中,为了真正的这一矛盾的概念,韦伯利用了他对加尔文教的分析,他十多年前在《伦理与资本主义》中就已经提出了这种分析。而且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在对世界教的广泛研究过程中,他又时常回到这种分析中去。

  对韦伯来说,志业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传统的教意义上的,例如的,另一个是专业意义上的,例如一个人的工作或职业。志业既涉及到专业化的个体形式,又涉及到社会范畴或组织形式。最终,志业本身就是目的。一个人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要成为比自身更伟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并非问题所在;而是新现实问题的解决措施。在现代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是要致力于一项志业,并且由此而改变。韦伯认为学术和就是这样的志业。如他所说,学者和家不仅仅以他们的志业为生,或是通过志业谋生。他们从心理上依赖自己的志业,从他们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中寻求意义和价值。

  对大多数文化精英来说,韦伯对和学术的看法相当于一种暗淡的存在主义版本的主义,对现代性的无望被成了英雄主义的现实主义。韦伯捅破了形成数十年的马蜂窝,出一大堆关于、更新和复兴的观念,这些观念不仅是关于和学术的,也是关于何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是有意义的。

  韦伯所说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的被提出的问题,直到现在仍在讨论。以塔尔科特帕森斯为首的美国社会学家,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韦伯视为其创始人,因为他们想发展出一种可以为现代主义国家服务的、科学的和方法严谨的的社会科学。

  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导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也是这样理解韦伯的。霍克海默曾作为一名学生聆听了韦伯的。在1962年,他指出,韦伯用他的学术才智去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这是由于他对价值的承诺所导致的。这阻碍了他的思考,使他陷入了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价值观。

  与之相反,者汉斯格特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年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 提供了另一种具有影响力的。他们认为韦伯是个怀旧主义者。在他们为《马克斯韦伯:社会学论文》(这本书收录了韦伯关于志业的两篇,是这两篇最早广泛的英文译本)写作的导言中,他们认为韦伯是一个不情愿的技术的者。他归根结底是一个老派的主义者,对他来说,人文学者的衰落和专家的崛起意味着现代性中机会的进一步减少。

  以上这些解读都未能切中根本。他们了《以学术为业》和《以为业》的核心张力。这种张力是双重,在一个祛魅了的世界中生活,这既是一种负担,又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在一个充满了不同价值观和主张的世界中(韦伯称之为“价值多神论”),知识工作至关重要。韦伯认为,如果有任何事物在时空上着人类,那就是他们创造意义的能力。知识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世界创造出可能的有意义的生活形式。

  在一百多年后,韦伯面临的问题仍伴随着我们。今天,大多数的学者都只顾工作,以维持依赖于他们劳动的高等教育工厂继续运转。像美国一流大学的许多校长,一边纪念和教育机构曾经的目标,一边成日监管着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性企业。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或拥有终身教职者外,还有谁会继续相信学术是一种志业呢?在今天阅读《以学术为业》,意味着要接受这样一种可能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日的大学不再适合从事作为一种志业的学术工作了。并且,在主义的制度之下,历史、市场和的看不见的手都不能引导我们普遍的和平与繁荣。在今天,阅读这篇,更能提醒我们在危机的时代保持的、祛魅的思考的紧迫性。

  保罗雷特尔任教于立大学,查德维尔蒙任教于弗吉尼亚大学。本文编译自他们为新版《魅力与祛魅:关于志业的》所撰导言()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