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扎根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8-2-6 14:25:4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没想到,一所音乐院校竟然有中国美院博士生在此任教——谈了几千年“琴棋书画”的“文人四艺”,在浙江音乐学院得到实现。

  当省政协委员、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杜如松提到,自2016年起,该校将书法纳入国乐系必修课程时,记者不由发出惊叹。

  艺术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杜如松委员希望,将书法教育纳入艺术类院系的必修课程,有助于全面提升艺术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在去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中,男主角焦三爷去世前还在为唢呐传承焦虑。“这些不仅是荧幕中的故事,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现状。”看着窗外簌簌落下的雪,杜如松委员又翻出了手机里那张杭州黄龙洞护国仁王寺遗址的照片。40年前的冬天,他曾看见一位日本人虔诚地跪在那里,吹响尺八。南宋时,尺八从这里被带去日本。这个源于中国的乐器至今在日本流行,在国内却濒临失传。

  “民乐的学生不够自信,不少人容易简单地将其与婚丧嫁娶等乡土习俗挂钩,认为不够登大雅之堂。”杜如松委员认为,民乐不复往日光彩的原因,归根究底,是有的学生缺乏文化自信。

  从音乐领域延伸,他发现,中国艺术教育模式与课程在日益西化的同时,也容易过分注重技术、专业方向的培训,忽视人文素养培育,最终导致学生根基不稳,甚至可能崇洋媚外。对此,他感叹:“有传承才有创新。失去文化根基的创新与融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入高校基础教学和专业领域?“中国文字的整个发展史和中国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杜如松委员相信,书法是极为契合的切入点。

  想法在心,落实在行。在他的牵头下,国乐系不久前举办的一次书法展,赢得来自中国美院教师们的认可。

  在我国“强起来”的当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的最好时代。杜如松委员希望越来越多的艺术生能有更加扎实的文化,让中华艺术之美更具文化内涵。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