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社科院公布人文领域12项重大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榜

※发布时间:2016-1-2 14:27: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中国网12月25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系列发布会基础研究专场今日在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公布了中国社科院在人文领域的十二项重大,其中《论语还原》、《国家记忆:海外稀见抗战影像集》、《中国抗日战争史》等上榜。具体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学习习总系列重要讲话》

  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撰写的学习习总系列重要讲话一篇重要理论文章。文章从理论基石、主题、伟大宣言、行动纲领、科学判断、基本原则、执政、发展、方略、重要观念、对外战略、军事思想十二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习总系列重要讲话所包涵的基本理论观点。文章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最根本的是学习讲话贯穿的思想精髓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主义文选》

  该文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十年来历史主义的一次集中展示,入选的46篇文章是从数百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其中一部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同志和院属单位专家学者撰写发表的文章,一部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院外专家学者撰写,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编辑出版这本文选,是为了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历史主义的本质和危害,达到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是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套六卷本著作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学术史专著,分别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49年以前)、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等方面,在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轨迹,阐释了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和理论成就。

  四、《中国抗日战争史》

  该著作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角度,全面叙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特别是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和历史经验,突破了以往的抗战史仅仅以战争为主的叙述方式,把抗战时期的、经济社会、外交以及沦陷区各单独成卷,力图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全面状况,说明抗战对中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民族复兴的巨大意义。同时,该书特设一卷专门介绍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曲折,回答社会关注的中日关系的问题,告诉读者: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

  五、《国家记忆:海外稀见抗战影像集》

  近年来,影像史料不断受到史家的推崇。它不仅能为读者档案记录中所遗漏的重要细节,弥补文本之不足,更能让读者生动地“想象”历史现场。该书共分六卷,分别为《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日本社会与侵华战争》《中缅印战场》《战时中美合作》《大后方的社会生活》《从到受降》,几乎涵盖了抗日战争的方方面面,收集图片1800余张。透过这批“海外稀见”影像,呈现给读者不常见到的另一个抗日战争。相信这些影像的整理出版,将有助于研究者从国际化的视角,、立体地还原日本的侵华历史。

  六、《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由前言、上编、下编和编后记四部分组成,上编分五章,是对当年发掘资料的详细报道以及必要的解读和讨论;下编用15个专题介绍了多学科鉴定、研究。全书共四册212万字,表格139份,集成图纸501幅,彩色、黑白图版417版(含照片1800余张),为研究陶寺遗址和陶寺文化提供了一份翔实的基础性。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