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幸福可以设计

※发布时间:2018-9-2 22:24:5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在,蒙特利尔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都会。露天餐馆、街边咖啡座,对自行车的推崇,以及创意工业的聚集,使其更像一个欧洲城市,但她又不乏城市的大气。

  它可以是拉动P增长的支柱产业,在“招拍挂”制度下产生一个个地王;它也可以是的“配给物”,如新加坡千篇一律的组屋。此二者其实都是走“投资拉动”的,期冀通过主导的大规模开发来满足的居住需求。组屋相对成功一些,因其毕竟做到了居者有其屋,但因整齐划一所带来的选择上的欠缺,它并不是一种幸福的居住模式。

  安居,还有第道,它还可以是的买地自建房行动,不用等配给、也不用被“招拍挂”,相对于“投资拉动”,我们不妨称之为“创意驱动”,因为它回归“居住”本身,需要以无穷创意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假如房价地价又不在高位,“创意驱动”就是一条幸福之。当然,前提是宽松的房地产制度。否则,邹涛的故事就只能是一个无奈的结局。因为房地产制度的,邹涛在深圳发起的集体建房行动,目前只能以和村民合作的方式建只有“非商品房集体产权证”的居所。

  对一座城市来说,安居之外,我们还关心乐业,以及市民的出行、城市的清洁机制。这些因素如果都以“创意驱动”的模式在运转,就将形成一个“幸福循环”。在这一循环中,衣食住行这些消费环节是体验幸福的过程,乐业——以快乐的方式获得收入——是幸福体验之源,而成功的清洁机制则在消费环节之后使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延续。

  在,同为“一线”城市,蒙特利尔的房价比、都要便宜很多。市的收入严重依赖地产,这一点与中国的地方并无不同,但他们不从土地上直接赚钱,他们的“盈利模式”是,推广本地的服务业并为其做好服务,让其活跃起来,从而推动地价保值、增值,进而获取稳定的物业税收入。市长Gérald Tremblay告诉《商务旅行》,在蒙特利尔,服务业(而非住宅)通过其缴纳的物业税贡献了该市收入的最大来源。

  在蒙特利尔我们看到:一对夫妇也可以做开发商,作为建筑师,这对夫妇在市中心看中一小块地皮之后将其买下,然后推倒重建或改建,再将其售出,如此,一座座迥异于“流水线式开发”的个性居所,就在市中心悄然生根。同样,普通市民也可以买地,然后交给他们设计开发。“不仅满足现代生活舒适的要求,还要使之与原有的历史密切结合。”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类似的做法,早在1980年代末期的,就曾诞生过菊儿胡同这个经典案例。但随着1990年代大开发时代的到来,菊儿模式一面世就成了绝响。在蒙特利尔我们还看到另一种住宅开发模式,798、上海苏州河畔的LOFT是不能当作住宅出售的,而在蒙特利尔老城,LOFT是可以买来住的。一个改建自废弃厂房的LOFT项目正在施工中,看了房价以及隔壁已交付的另一个类似项目,真的让动。

  安居之外,再看乐业。在旧城,通过成片拆迁、推倒重建来拉动房地产业发展,此等投资“大手笔”蒙特利尔不曾有。在招商引资、创造就业上,他们当然也不是采用“开发区”模式。

  要理解市长提到的城市经营模式,不妨去老港看看。Gsmprjct°公司设计了上海世博会蒙特利尔案例馆的内部陈列,迪拜塔上的望装置也是他们的作品。在废弃的老港,一栋老旧的房子,推门,竟是另一番天地,Gsmprjct°和几家设计公司让这里生机勃勃。而一之隔,就是一片名为“多城”的街区,因厂房空置,这里曾被称作鬼城。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8座废弃的厂房没被推倒重建新地标,而是被费力地成全新的办公空间。多城的开发并未直接参与,而是通过为入驻这里的公司提供“雇员纳税抵免”、为新公司提供创业服务等方式,支持“旧城”、“招商引资”。条件是,受资助的公司必须从事IT产业或多产品与服务业。

  地铁,是以“投资拉动”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典型方式。蒙特利尔也有地铁,但历经40多年建成的四条线个站点并不算多。这座城市在以“人性化”的服务方便市民的出行。我们看到的两个细节是:伤残人士可以安坐家中享受Accessible Bus Network提供的轮椅接送服务,全城每个公交站点、每条公交线的到站时间通过手机都可随时查到。自行车出租系统很多城市都有,但使用是否方便、价格是否便宜以及网络是否健全,是它能否担当日常交通工具的前提。在蒙特利尔中心城区,400个BIXI站随处可见。先进的智能设计令站点的增撤、规模的扩大或缩小都变得极为简单。去哪里还车、某个站点现有多少辆可用车,拿出手机登录站点地图随时都可查得到,其自动售票系统与城市地铁站并无二致。喜欢骑车的人,在这座城市甚至可以不用拥有自己的自行车。难怪,BIXI一推出就曾入选《时代》年度发明榜,并已成功卖到包括伦敦、、、在内的多个城市。

  最后,我们要说城市的清洁。广州治水,几百亿投下去“没听见响”,是以投资打造幸福之的一种努力。蒙特利尔圣米歇尔中心的前身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填埋场,在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可以看到对这个填埋场的案例。在蒙特利尔,我们去到现场将其看了个遍。但不仅如此,对这座城市的3R做法(reduction at source, reuse,recycling)我们抱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在圣米歇尔中心,我们看到市民开车排队进入指定区域,专程把大件垃圾运来,然后分类丢弃。是什么机制,让他们这么做?

  在,蒙特利尔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都会。露天餐馆、街边咖啡座,对自行车的推崇,以及创意工业的聚集,使其更像一个欧洲城市,但她又不乏城市的大气。Lonely Planet今夏评出的“全球十大幸福之地”,蒙特利尔仅次于天堂岛国瓦努阿图,名列第二。整个夏季,这座城市都处于沸腾之中,一个接一个的室外节庆活动将城市变成一个不停歇的大PARTY,“吃的是没得说,开派对简直像疯了一样。我住纽约,请相信我,这里的人知道到哪里开派对最好,那就是往北过边境去蒙特利尔。”LP的美国旅游编辑雷德说。

  个性化居所、便宜的房价,以及温和的旧城,大获成功的BIXI,运转有效的城市清洁机制,还有不停歇的派对和美食。在这座城市生活,创意的力量无处不在。事实上,蒙特利尔是比深圳还早的联合国设计之都。当时与其分享这一美誉的只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名古屋和。

  盾形的市徽刻有这座城市的座右铭:Concordia Salus(在和谐中得到)。我们看到的是,比起投资,这座城市更相信设计的力量,他们正用创意驱动城市的改变。泡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