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十年7亿元分红!苏州枫桥街道政经分开红利

※发布时间:2019-9-18 22:10:1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蔡英挺简历“建这楼,我出了10万元,年年能拿9%的分红。”7月6日上午,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林枫苑小区居民刘雪男,看着景山公寓门口往来不息的人群感慨不已。10年前,街道引导失地农民入股成立民发富民合作社,开发建设景山公寓等“打工楼”,他第一批响应。

  2005年起,枫桥街道实施股份制,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刘雪男家从此开始享受农龄折股,一家五口共享92股。如今每股价值从最初的40元涨至去年的81元,累计增加7452元家庭收入,合作社还为他提供就业岗位。

  近10年来,枫桥街道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仅直接送入“枫桥人”口袋的分红,已达7亿元,户均分红占家庭总收入10%左右。而这些,与枫桥街道实行彻底的“政经分开”息息相关。

  “相当于专人做专事,把基层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分开,社会职能划归社区管理,经济职能留在股份合作社。”枫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剑伟介绍说,2004年枫桥镇撤镇建街道,24个行政村整合为7个社区,1万多户农民集中入住动迁安置小区。

  当时,2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瓶颈。虽然村级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村均拥有标准厂房1万余平方米、门面房750平方米,各村年出租收益均超过200万元。但由于经济职能与社会管理没有剥离,24个村共有357名工作人员,且承担18项村民福利项目,扣除各类成本和行政开支后,集体经济收益所剩无几。

  实施“政经分开”,人往哪里去,事由谁来管,钱从哪里出?这是摆在面前的三题。枫桥街道合理分流村级人员,每个村股份合作社只保留1名专职人员;由街道、居委会负责7个社区的社会管理;村民福利费用大部分由街道财政承担,合作社收益全部用于股红分配。

  职能理顺后,搭建多元富民载体是关键。“动迁安置、带股入城后,村民拥有租金、股金等,手上开始有余钱,但投资渠道单一,没法变成‘活钱’。”民发富民合作社总经理王逵先对当年农民投资入股的火爆热情印象深刻。随后,合作社相继开发建设景山公寓和木桥公寓两幢“打工楼”,累计实现分红近3.2亿元。目前,“打工楼”项目容纳2.5万名来自辖区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木桥公寓内提前规划的“小贩中心”,还让周边流动摊贩有了谋生处。

  “‘打工楼’让、辖区企业、股民、外来务工人员四方获益。”王逵先解释说,去年,“打工楼”的综合收入为5280万元,其中5130万元用于分红。“空调、WiFi覆盖、双卫生间、24小时热水供应、商业配套齐全,每月租金只要100多元。”王逵先透露,枫桥街道入驻企业达5315家,承载约6万的本地人口和20多万的外来人口。由于管理规范,公寓至今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或安全事故。

  这段时间,叶剑伟在“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中切身感受到,这么多年,经过“政经分开”,辖区居民“口袋”富了,对社区管理、生活配套等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枫桥街道正通过“一中心多社区”的管理模式让更多社工沉到居民身边。今年5月,街道又拿出3亿元,计划在3年内对所辖的26个动迁小区进行大提升。

  枫桥街道“政经分开”的实践已成为城市化大潮中经典的富民案例。据统计,枫桥街道目前24个村股份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市值超过12亿元,去年到账收入超8000万元,净收入近6000万元。街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财成国际